只有中国人能想到的扶贫方式!
中医药是一条极为稳定的产业链,其下游承载着治病救人的重要使命,上游则可拓展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路线。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扶贫方式,因为其他几个国家很难想到种植中药材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首次留意到“林下经济”这个词,是在黑龙江伊春。伊春地处小兴安岭深处,漫山遍野都是树林地,占全市面积的84%,而耕田仅有26万顷。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许多伊春当地人因缺乏耕地,便依靠树林产生的经济链条维持生计。
我在伊春调研时,遇到一位大学兼职的护林员,他的父母通过流转4亩林地并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那4亩林地用来种植木耳,一年能收获7.5万袋,纯利润约7.5万元,再加上打工收入,一家三口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由此可见,林下经济确实颇具发展潜力。
伊春的林下经济除了木耳,主要还有蓝莓、红松子、食用菌、山野菜、树莓、五味子、山葡萄、狗枣子等。
伊春产出的这一些产品新鲜清甜,我在那里不仅大饱口福,还带了一些回来,结果体重增加了好几斤。
实际上,整个黑龙江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越,虽然黑龙江经济整体表现欠佳通常指普通人现金流不多,但黑龙江人均农业资源丰富,其下限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据我亲眼所见,普通黑龙江人的生活下限远高于湖南、湖北、安徽,更是远超河南、河北、甘肃。
例如云南,其总耕地面积不错,是湖南省的1.6倍,在全国排名第六,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面积排名全国第19名的湖南,粮食产量却能排在全国第10名,而云南的粮食产量仅排在第14名。
云南耕地质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地处云贵高原,全省84%的面积是山地,只能在山上开垦旱地。这些旱地分布零碎,收成较低,且运输极为困难。
在云南、贵州的大山深处,农民们过去世世代代在山上开荒,还要像骡马一样翻越高山深涧,才能将收成运到城镇去贩卖,以换取微薄的现金。
田地位于平原河流边与山坡上,差异巨大,一种原因是水源问题,另一方面是温度问题,山上种植粮食极为困难,生活非常艰苦。
比如我去大凉山调研时发现,当地民众只能种植燕麦、苦荞等产量低且耐寒的作物,一般无法种植水稻,小麦产量也很低,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地理条件是造成他们贫困的最主要的因素。云南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除了山高海拔高外,全省50%的土地是红土。
红土适合种植茶树、花卉、杨梅、石榴等喜酸性土壤的植物,但红土透气性和排水性很差,不利于植物地下根系呼吸,矿物质含量少,酸性大,有可能会出现铝锰等毒害,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只有通过多施有机肥、进行石化处理和补充磷肥等方式改良后,才能种植水稻、甘蔗、油桐、柑橘等作物。
这次我原本是来云南旅游的,但职业病已深入骨髓,见人就询问当地人的收入、职业、农作物收成以及生活情况。当地人被问得不耐烦了,便带我去看一片山地和一块块的山石,向我讲述云南人的生存环境和种种不易。
2000年,我曾从昆明乘坐两天两夜的卧铺前往保山永康镇,那一路上我深刻感受到了云南的贫困。在颠簸的道路两侧的山坡上,我常常看到当地人用几块破木板拼成一个漏风的小屋,挂在山坡上居住,许多人还穿着破烂的衣服,一脸困苦茫然。
永康镇十几岁的少女给人做保姆,一个月包吃包住仅有100元。饭店服务员每天工作10小时,没有休息日,收入也只有200 - 300元左右。那可是2000年,我在广东打工,虽然工作辛苦,但身边很少有人月收入低于600元。湖南也根本见不到那么破旧的房子,普通人也不会穿得如此破烂。
这次来到云南,虽然已经看不到23年前的贫困景象,但仍有部分人生活得不太好。
在云南的一座座高山上,我看到还有不少人家居住在山头,旁边是一块块被开垦的旱地。
我向当地人询问这些山民的生活状况,当地老乡告诉我,他们生活得十分贫苦,大约能在一座山头开垦出十几亩地,但由于缺少水源灌溉,一般只能种植玉米和土豆,每亩产量大概1000斤。
玉米和土豆的收购价一般在1元一斤左右,一年下来收入约1万元,扣除成本后,每亩地纯利润500元左右,一家四口一个月的收入仅500元左右,生活极度贫困。
我在贵州调研扶贫工作时,发现这种深山居民都被搬迁到安居房集中居住。当地老乡说贵州可能是国家扶贫示范地区,所以能照顾到这些居民。而云南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难以全面顾及。这种山民在云南较为常见。
我又问这些人能否外出打工挣钱,老乡回答说不行,因为他们语言不通,受教育程度低,在外出打工时竞争不过其他人。我接着问政府有没有其他办法帮他们脱贫,老乡思考了一下,提到了前面我们聊到的重点——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我在云南和伊春的见闻在此不谋而合。
我询问云南的林下经济主要有哪些项目,老乡说各地环境不同,有松茸、鸡枞、羊肚菌、木耳等菌类,或者是田七、重楼、黄精、龙胆草、白芨、石斛等药材。
他的同班同学就是这样的山民,原本生活很苦。他们家除了山坡旱地外,一般还有十几亩林地的产权。他同学家比较特殊,有200亩林地,他们家把林地用来种植重楼,每年种20亩,连续种了5年,第六年开始收获20亩产出的重楼,还清了原先的贷款,第七年时家里赚了20万元,从此彻底脱贫。现在他们家一到重大节日或过年,就会把同学们叫过去杀猪吃饭,非常热闹。我们去的次数多了,都觉得不好意思再去。
重楼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病症的治疗。种植重楼的优点是不愁销路,种多少就能卖多少。
云南一些生物公司的药材种植基地数据更为可观,成熟的重楼亩产可达两吨左右,每亩保底收入30万元,黄金重楼亩产4吨左右,亩产预计七八万元。
云南镇沅县正在重点推广黄精、重楼、白芨、云茯苓、龙胆等重点中药材,未来5年后,5万亩产值将达到4亿元。在环境受限、扶贫困难的情况下,林下经济将成为解决云南最底层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手段。
前面种植重楼的案例也是冒着较大风险进行种植的,他们家种植得早,成本相比来说较低。现在重楼每株价格在1.2 - 1.5元,每亩种植4 - 5万株幼苗,成本就在5.5 - 8.5万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成本、设备材料、肥料、农药等,每亩成本约10万元,而且需要细心管理5年才可以获得回报。
重楼还存在种类多样、来源复杂的问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耐心培育,有机肥料和水分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操作不当就非常有可能亏本。
关于中医和西医的争论,在中国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每个微信群都可能因为这一个话题分裂成两个对立的群体,争论不休且没有结果。我个人既不偏向西医,也不偏向中医,而是秉持实用主义思维,即什么有用就用什么。
这么多年来,在阅读政府报告时,我常常看到中央将推广中医药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抓。我过去一直不明白,这个在民间争论不休的话题,官方为什么如此明确地支持,但看到伊春和云南的林下经济案例后,我瞬间恍然大悟。
中医药是一条十分稳定的产业链,其下游是治病救人,上游可以拓展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路线。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扶贫方式,因为其他几个国家很难想到种植中药材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尽管多年的扶贫工作已经帮助大量人民脱贫,但中国仍有许多人口生活在贫瘠的山地里,依靠几亩难以灌溉的薄田维持生计。
中国现在发展不平衡,上海、深圳的繁荣只是一部分,云南、甘肃的贫困则是另一部分。
这些山地群众有的拒绝搬迁,有的难以搬迁。在可及的范围内发展林下经济是帮他们致富的最佳途径,而在林下经济中,种植中药材是收益最高的选择。
云南主推的三七、天麻、滇黄精、云茯苓、石斛、丹参、滇重楼、草果、砂仁9种中药材,将帮助大量民众摆脱贫困。云南人民非常需要中药产业链,因此中药材的推广才会被国家顶层列为重点项目。
在此,我不想争论中西医哪个更强更优秀,我想提示警醒我们的是,要多运用经济链思维思考问题,哪个对社会治理更实用,哪个能帮助底层人民,我们就应该采用哪个。
况且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完全否定中医药,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多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避免陷入绝对对立的简单思维。
云南老乡最后提醒我,不要过于乐观,云南有许多石头山,树木都难以存活,而且能否种植中药材还应该要考虑土壤、坡度、海拔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能种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说能帮助一部分人总比不帮助好。
老乡思考后也认同了这一点。来云南之前,我确实没想到中医药会与扶贫工作联系在一起,形成中国特色的扶贫方式。
但现在了解这条经济链条后,当有一天我们吃中药时,心里就会明白,我们吃的不单单是中药,还维护了一条产业链,通过市场的作用,默默地为扶贫贡献了力量。
男子因停车冲突被打骨折构成轻伤,打人者送来5万元私了被拒,案发3年多仍在侦办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山西大同市民张涛因为临时把车停放在小区无标识停车位上,引发与邻居的冲突。本以为道歉挪车就没事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2021年10月16日发生的“小事”,会变成困扰他多年的心病。2025年3月26日至2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同,走访调查此事。
显然,不单单是要统一那个结果,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才是我们要的终极结果,只是这个复兴过程中的一环。
今年全球最大 缅甸7.9级地震 已致超过50人死亡 300人 受伤 目前大多遇难者遗体在曼德勒、内比都等地区被发现#缅甸 #地震 #缅甸地震
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缅甸7.9级地震应急响应 #地震 #缅甸 #云南 #瑞丽 #消防
缅甸7.9级地震,当地华人:估计伤亡很严重!泰国曼谷一高楼轰然倒塌:3人死亡,数十人失踪!曼谷进入紧急状态,多家出海中企回应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32分在缅甸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缅甸7.9级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
近日,湖北省江汉油田公安局刑侦支队成功破获一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抓获嫌疑犯5名。令人意外的是,除一名38岁男子外,其余4人均为年过六旬的退休人员。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最新!缅甸已有144人死亡,泰国高楼倒塌已致5人死亡、117人失踪!缅甸震中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一般是来做生意的中国人住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发表电视讲话称,缅甸地震已导致该国144人死亡,73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