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委员文明维:从每斤3元提升到最高30元 柑橘售价变化背后的科技密码
1月20日,在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先给大家讲了个例子。
“2024年12月,重庆市农科院在江津区夏坝镇举办了一场科技赋能绿色高效柑橘果园的现场观摩会。会上,经过市内外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该基地通过综合应用果树弥雾技术、避雨栽培技术和现代水肥发酵技术,实现了卡拉卡拉红肉脐橙量质双升,也就是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亩产从0.5吨增长到1.5吨,水果的糖度从10%增加到12%。今年,这个基地的柑橘产品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连续3年获得有机认证的脐橙产品,售价从往年的每斤3元提升到了每斤最高30元,即使是批量采购也达到了每斤20元。”文明维讲到。
“这是重庆市农科院派出专家团队服务乡村振兴,用农业科学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生动例子。”文明维说,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生态良好,但是大量的“巴掌田”“鸡窝地”分布在高山河谷之间,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低温寡照。独特的市情、农情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重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更看重农业科学技术支撑,走出一条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文明维介绍,全市农业科学技术战线围绕产业链布局科技链,紧扣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累累硕果。
比如,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Q优2号水稻、渝单8号玉米等标志性品种,改变了以往重庆粮食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外地调入的历史;培育的“庆油”系列高含油油菜新品种,实现了“两碗菜籽一碗油”,推广面积全国第一;培育的“艳椒”系列辣椒品种,引领国内单生朝天椒育种方向,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亩;攻克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难题,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
文明维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主力军和成果供给主渠道的作用,围绕山地农业发展需求,紧扣粮油提单产、土特产培育、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山地农业发展提供助力,推进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在重庆“安家落户”。
- 上一篇: 春节临近砂糖桔价格飙升背后原因解析!
- 下一篇: 新春走底层|小县“橙”有大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