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最该淘汰的项目我提名“室内动物园”

2024-12-28 07:24:57 柠檬苗

  是的,你没看错,室内+动物园,两个原本几乎毫无关联的存在,却被合二为一,成为近几年的商业项目新宠。

  它们通常开在商场里,以亲子为主要目标客户群,把动物亲密接触(零距离喂食、触摸、拍照等)作为卖点。

  其中饲养的动物除了常见的猫狗、金丝熊、鹦鹉等宠物外,还会饲养爬行动物一类的异宠,甚至还包括鸵鸟、水豚、袋鼠等通常只有在野外和大型户外动物园才得以一见的动物。

  繁盛之际,深圳几乎每个区都有至少一家室内动物园,并被作为人气溜娃去处大肆推广。

  然而如开头所言,室内和动物园两个名词之间堪称风马牛不相及、大清皇帝祖籍意大利。

  爬宠属于近几年国内宠物圈新兴的热门板块,从早期的玉米蛇,到近两年大热的豹纹守宫,慢慢的变多人对这些长鳞片的朋友萌生了兴趣。

  爬行动物俗名又叫“冷血动物”“冷血”是指他们维持体温靠外界能量(主要是阳光),而不像我们哺乳动物和鸟类那样能“自发热”(很耗能)。

  消耗少,同样意味着活动少。因此作为宠物的小型爬行动物,通常不需要太大的活动空间,一般都会采用爬宠缸的形式饲养。配备以模拟太阳光的晒背灯,以及砂石、木桩等模拟它们野外生活环境。

  我走访的几家室内动物园,爬宠展区大体达到了家养宠物的及格水平。游客参观期间,饲养员会提供基本的科普讲解。不怕爬宠的游客,也可以在饲养员的帮助下抚摸一番。

  展示的鸟类主要以鹦鹉为主,包括宠物市场常见的虎皮、玄凤,以及需要特殊资质才能饲养的金刚鹦鹉、凤头鹦鹉等。

  鹦鹉的展示方式被按体型分为两种,小的被集体笼养,大的通常被“架养”或成对笼养。

  和爬行展区一样,饲养员会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进而选择愿意“接客”的鹦鹉与游客互动。

  不同于相对“迟缓”的爬行动物,鸟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频繁,更重要的是,它们会飞。室内的有限空间,对它们而言显然有些局促。

  不过就家养宠物的标准来衡量,这里姑且还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注意,我用的一直是家养宠物的标准,而非动物园的标准。后面将进一步展开讲述。

  爬宠展区和鹦鹉展区,勉强撑起了“动物园们”的招牌。然而步入综合展区,招牌便转瞬间落入无底深渊。

  室内动物园,既然开在商场室内,便决定了它们的面积都比较有限,最大不过千余平米。但为吸引顾客,商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尽可能增加展出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这便造成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大部分动物的笼舍都小得可怜。

  你可以看见,不过十几平方的笼舍里关了两只成人大小的鸸鹋,或是挤了4只蓝孔雀。

  稍大些的笼舍,商家就会抱着不打架就好的标准,想方设法地填满。下图中的笼舍里,关了约十只羊、一只羊驼和两只鸸鹋。

  去过户外动物园的人都会知道,动物笼舍都是有外舍和内舍之分,这是动物园笼舍设计的基础要求。外舍大多数都用在动物活动和对游客展示,内舍则大多数都用在动物休息。

  动物毕竟不是人类模特,天职并非给人类上演T台秀。因此内外舍的划分,有利于减少游人对动物的打扰,也有助于动物园对笼舍的卫生等环境进行更科学的管理。

  除了简单的内外舍区分外,优秀的动物园还会在外舍布置一些可供动物藏身的空间,对于胆小易应激的动物而言,这尤其重要。

  这样一来游客虽然可能没办法很快发现动物的身影,但却也提供了一份发现的乐趣。比如在上海动物园的小熊猫园区,游客们会一起聚精会神地寻觅小熊猫的身影,一经发现大家会由衷地感到开心,这是那种“一览无余”的老式园区没办法提供的体验。

  室内动物园则几乎无一例外地缺乏这种分隔,不知是缺乏专业相关知识,还是空间所限,又或是故意为之。

  为了实现展示最大化,某些室内动物园还采用了四面透明玻璃展示柜,动物处于360°无死角的视线包围网中,无所遁形。

  试想下长期生活在这种局促且被监视的空间里,会是种什么体验?理所当然地会感到压抑、紧张,进而产生心理疾病,严重者会缩短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动物园管理规范》规定:动物园要将丰容计划、行为训练计划和行为计划纳入饲养人员工作范围内。

  所谓“丰容”,正是现代动物园为减少饲养动物的环境压力、提高动物福利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用各种方式丰富动物的生活情趣,满足它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它们展示更多自然行为。既然冠以“动物园”之名,丰容就应该是基本操作。

  丰容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生活环境物理丰容,生活在山地的岩羊,野外条件下经常会在山崖上攀爬跳跃,沈阳动物园专为园区里的岩羊建造了一座假山,提高它们的活动量。

  干饭也可以丰容,下图中用悬吊的方式给浣熊喂食,同样增加了活动量,并让浣熊感觉更新鲜,生活更丰富。

  总之,所有丰容都应该基于动物的行为习性。比如猫科动物、灵长类动物喜欢攀爬,合格的动物园就应该种树或安置攀爬架来满足它们的需求。

  大部分笼舍的地面直接就是水泥地,绝对没垫料和哪怕一棵活的植物。在动物园界,这是种野蛮落后的象征。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獴,会在地面上挖掘洞穴作为自己的“家”。然而深圳某家室内动物园的狐獴,却只能徒劳地刨着水泥上薄如蝉翼的一层沙。

  明明都是水禽,两个展区却连一个水盆都没有,天鹅和鸭只能趴在砂石地面上。另外因为两边没有有效隔离,我还目睹黑天鹅伸头攻击隔壁柯尔鸭的场景。

  上文提到爬宠展区和鸟类展区只是达到了家养宠物合格水平,是因为它们的丰容条件还达不到动物园的标准。

  如此恶劣的笼舍条件,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显然不可能像商家宣传地那般“幸福”,行为处处见异常。

  下图里的浣熊,长时间在笼舍顶下方扭动抓挠,这跟你在户外动物园看到的有些老虎狮子一直绕圈一样,属于刻板行为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抑郁了,精神异常了。

  饲养动物的生活状况,还由饲养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动物园的管理上的水准决定。

  上文有提到,室内动物园的爬行动物和鸟类展区条件相比之下好些。这也归因于展示物种亲缘比较近,方便统一管理,并且爬宠和鸟宠的市场成熟,容易招聘到专业技能达标的饲养员。

  在我参观当天,某室内动物园的饲养员关围栏门时没注意,一只狐獴夺门而出,在场地里飞速逃跑。

  我不由得为他的短暂自由感到一丝欣喜,但它即便逃出店里,面对的只有人流穿行的商场,出了商场,也只有嘈杂的城市。偌大的深圳,并没有能供它生存的环境。

  据工作人员称,狐獴的逃跑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可见这里的管理上的水准和饲育水平之低下。

  同样是在该动物园,一只羊驼瘫倒在地上无法站立,工作人员称它是在运送过程中受伤弄折了腿。

  人们前往动物园,是为了看动物。换言之,动物是动物园的财神爷,理应被好好伺候。

  由于处在商场室内,每家室内动物园都免不了通风条件的硬伤。加之动物数量多,且笼舍内的粪便处理不够到位,有的店家甚至会提供口罩给游客以降低臭味带来的负面体验。

  某家室内动物园墙上公示的最新消杀时间,停留在7个月以前。不知果真如此还是忘记更新。但无论如何,都难掩卫生管理方面的欠缺。

  欠缺的卫生条件,不科学的饲养环境,两者共同作用之下就容易酝酿出传播疾病的风险。一旦有动物染病,这种封闭且动物密度大的空间,便会成为细菌和病毒传播的温床。

  况且,有些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比如鹦鹉容易感染的鹦鹉热,不仅会在鸟类间迅速传播以至于引起死亡,还能够感染人,引发高烧、肺炎等病状。

  室内动物园都会将亲密接触作为最大卖点,然而这也为有几率存在的病菌提供了更便捷的“顺风车”。

  为了给接触和投喂赋予更多价值,室内动物园还会将其冠以“可以培养小孩子的爱”的名头。但比起培养爱,恐怕更容易滋养不正确的认识。

  在这些室内动物园的网络评价里,可以轻易找到不止一两条相关描述:一些孩子粗暴地对待乃至虐待动物,却没有正真获得及时有效地制止。

  而投喂本身,就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陋习。深圳市动物园便因为向来鼓励投喂,常年处在中国动物园的鄙视链下游。

  优秀的现代动物园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便是杜绝投喂。不同于饲养员按科学配比准备的饲料,游客投喂的食物不可控,可能高盐高糖不利于动物健康,甚至有毒导致动物死亡。例如泉州动物园就曾有一只羊驼,吃了游客投喂的夹竹桃后中毒死亡。

  虽然室内动物园们打出了只能在店内购买食物投喂的规定,但开阔的笼舍和漏洞百出的管理,是不是真的能避免违规投喂的现象?

  室内动物园的环境,还会扭曲人们对动物的认知。首先是动物的宠物化,可摸、可抱、可喂,强行消除了动物和人类之间本应该有的距离感,也抬高了人在其中的支配地位——“我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处置动物”。

  这种思维一旦根深蒂固,很容易成为很多意外和事故的根源:虐猫、与野生动物产生冲突、盗猎等等。

  单纯从观赏的角度而言,室内动物园也不是一个好选择。由于长期习惯于被投喂,许多动物见到人后,只会表现出一种行为——乞食,就像单纯被条件反射控制的“巴普诺夫的狗”,全无它们本应有的灵性。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正常条件下,动物的行为本来应该像人一样多彩。在那些丰容条件优秀的动物园里,你可以领略到鸳鸯在枝头筑巢和嬉戏、观赏小象在泥地打滚、仰望长臂猿灵巧地在树间荡来荡去······动物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们尽情展示自己的天性。

  条件足够优越,动物纪录片里的精彩画面,在动物园里就能看得见。这些才是动物园最精彩的部分。

  今日的动物园,早已不是单纯的娱乐场所,还承担起了教育的职责。我想这教育不仅包括自然知识的普及,还在于道德观念的塑造,即我们该如何看待动物,进而延伸到思考我们同样作为动物,在世上所担任的角色。

  本文并非单纯的动物保护主义批判,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商业项目,室内动物园对它的消费者也并无太多裨益。再放远了说,以商业营利的眼光审视,它也未必算是一门好生意。

  国内的室内动物园之风,大致兴起于2018年左右,在2020年左右达到顶峰。当时,连京东、居然之家等大企业也纷纷加入,一时间全国室内动物园层出不穷。

  此类项目招商信息往往写得很诱人:节约时间,投入成本低。可当真开起来,从业者会发现经营成本高、环境要求高和管理难度大三座大山,正横亘在自己面前。

  动物毕竟不是机器,购入之后还需要长期的饲养。除了最基本的饲料成本以外,动物饲养还离不开繁育、卫生清洁、设施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等多个角度的持续投入,属于极度依赖现金流的商业项目。

  而为了节省本金,商家常会选择在这些环节偷工减料,结果招致更大的损失。新京报就曾报道,北京多家室内动物园的羊驼、土拨鼠扎堆,动物混养造成病毒交叉感染。若是令游客感染病菌,更要面临数额高昂的索赔。

  此外,室内动物园的饲养环境、管理上的水准,也直接左右了游客对其的评价,决定游客愿不愿意额外消费、当回头客。因此,室内动物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令自身的摇钱树变成了劝退消费者的“臭饽饽”,很容易陷入“游客少-减成本-环境恶化-游客更少”的恶性循环当中。

  于是在短短几年的火爆以后,卫生堪忧、管理混乱、大量动物死亡等负面风波接踵而来,室内动物园迎来了倒闭潮。目前,深圳仅剩几家大型连锁室内动物园仍在开业,但相比过去也已经减少了店面数量。

  在不少动物园从业人员看来,动物园本身是一个带有原罪的存在——它始于人们出于私欲剥夺动物的自由。

  在疯狂的殖民时代,甚至还出现过“人类动物园”,即将原始部落的土著关起来供猎奇观摩。

  现代动物园始于1828年建立的伦敦动物园,确立了研究动物的公用。中国最早对公众开放的动物园,是建于1906年的北京动物园,当时叫“万牲园”。

  100多年后,世界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WAZA)1993年发表的《世界动物园保护策略》中首次明确了现代动物园具有休闲娱乐、科学普及、易地保护、科学研究四大职能。

  随着动物园职能的转变,2005年版《世界动物园保护策略》强调了“物种保护、动物福利、公众教育”等功能,将保护、教育、科研放在前三位,同时弱化了休闲娱乐功能。

  动物园,从野蛮圈养到科学保育的进化之路,用了数个世纪的时间。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侧写。

  今天的动物园更像是一种“必要之恶”,当人类的聚居区蓬勃扩张,自然荒野被城市化的铲车推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边界。幸亏动物园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在城市里看见世界的另一面。

  羽毛的色泽如何随光线流转千般变幻,大象怎样鼻走龙蛇······当我们的目光和思绪被它们所俘获,其实是在捕捉惊奇。当惊奇进一步成熟时,人们便会回到经验中去寻找奇迹背后更深的一层。这是科学最高的目的。

  幸而文明的印记并没那么容易泯灭,当动物园在时间的星河里穿行,其洒落的星光也引领着公众的前行方向。当公众的意识汇集起来,反过来又能哺育动物园的成长。

  深圳人常去的珠海&广州长隆,里面的马戏团过去是有动物表演的,经过市民们的长期投诉和反映,在前几年终于成为历史。即使是深圳动物园,也在长期的公众压力之下,于近些年逐步取消了园内的动物表演。